管仲是把治水與治國聯(lián)系在一起、相提并論的。在他看來,治水不僅是水利活動,更是國家政治活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武器,是治國的基石和基礎,是安邦的大計和大策。
《管子·水地》說:“水者何也,萬物之本源也,諸生之宗室也,美惡、賢不肖、愚俊之所產(chǎn)也?!币运疄槿f物之本原,生物賴以生存,并且認為水質(zhì)的好壞可以決定居民性格。它還歷數(shù)各地水質(zhì)和當?shù)鼐用裥愿竦年P系,認為水“清動而清”好,說:“水清動而清,故其民間(簡)易而好正。”它還認為治理社會關鍵在掌握水,“是以圣人之化世也,其解在水。故水一(不雜)則人心正,水清則 民心易。一則欲不污,民心易則行無邪。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,不認告也,不戶說也,其樞在水”。
《管子·度地》提出防水害、興水利的重要性說:“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:水一害也,旱一害也,風、霧、雹、霜一害也,厲(疫?。┮缓σ玻鹨缓σ?,此謂五害,五害之屬水為大。…….水有……經(jīng)水(干流)……枝水(分支)……谷水(季節(jié)河)……川水(支流)……淵水(湖泊)。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?!睒O強調(diào)除水害、興水利是治國的首要問題,認為在所有自然災害中,水的威脅和危害是大的,只有把水的事情辦好,才能保證農(nóng)業(yè)豐收、經(jīng)濟繁榮、社會安定和國家昌盛。
這位“治國治水”的理念提出者,更是這一理念的實踐者。在他的治理下,齊國水利建設發(fā)達,各種水利設施星羅棋布,密如蛛網(wǎng)。水利的興旺發(fā)達,極大地豐富了物產(chǎn),而物產(chǎn)的豐富,使得這個國家的國力提高。齊桓公很快“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”,一躍成為“春秋五霸”中的霸。
掃一掃
掃一掃